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研动态 > 文章详情
【转】聚焦黄河治理,听院士专家如何说发布时间:2020-11-01

  10月24日,黄河上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金城兰州落下帷幕,来自3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界的专家代表及相关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陈发虎、夏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作主旨报告,20余名院士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别围绕黄河治理的战略格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动态,黄河沿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下一步推动发展的规划与建议等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会议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书记、教授洪增林主持。


  中国科学院张国伟院士以“关于黄河治理重大国家战略之思考”为题,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 展的宏观角度对黄河治理的重大国家战略要义、当代人类社会和科学的重大创举及地球科学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讨论。他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但黄河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体弱多病,因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体现国家意志、国家目标、国家战略决策的千秋大计。他指出,新中国在黄河流域水沙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已经获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他认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加强生态环保,整体流域统一谋划,因地制宜,针对性保护、修复、治理,积极管控水沙与流失和悬河,确保黄河流域安全。就要节约集约用水,以水量行,由粗放向节约集约高效转变,走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切实做好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


  中国工程院王双明院士以“煤炭主体能源地位与黄河中段煤炭绿色开采”为题,论述了煤炭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现状、提出开发黄河中段煤炭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从具体数据展现了黄河中段煤炭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重点研讨了维系地表生态系统的地质条件与采动损害机理,及黄河流域煤炭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开采理念与实践。他认为,开发西部煤炭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实现煤炭开采与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的重大科学问题。黄河流域中段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开采必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优先,要坚持以保护生态水位为核心的减沉、减损、保水绿色开采技术,为实现黄河流域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好重要的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陈发虎院士以“史前人类探索和定居青藏高原及其资源利用”为题,从史前人类探索和定居青藏高原及其资源利用的角度,讲述了早期神秘人群探索青藏高原、狩猎采集人群占据青藏高原、农牧人群常年定居青藏高原的过程,从历史人类的智慧和经验中探寻自然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节约的奥秘。他认为,人类从非洲向欧亚大陆的扩散势必需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亦会面临不同的自然屏障,正如现今黄河流域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我们应当以史为鉴,从古人类的生存和演化中汲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中国科学院夏军院士以“黄河流域水安全与上中游生态治理”为题,就黄河流域水安全与上中游生态治理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他认为,黄河的水沙问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黄河流域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问题。一是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系统治理、系统管控的战略规划。二是科学定制好“十四五”“十五五”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流域规划。三是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与支撑。他提出,要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制度建设与创新,将黄河源及上游地区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利用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河源生态区建设的经济性探索推进生态投资与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研究员陈克恭以“南水北调工程与两个新格局”为题,重点讲述了危机中孕育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变局中开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他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有助于在危机中既优化国土空间,从根本上遏制东西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又可促进形成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扩展内循环的纵深空间,是基于长远和根本之上解决当下困难的重大决策。南水北调是缓解国土空间格局东西不平衡不协调的生态水利工程,也是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战略性工程。要立足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此为契机,避免为调水而调水,以古鉴今、以邻为师,积极改变黄河流域水土关系。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教授安黎哲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要”为题,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内涵、生命共同体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要素现状与问题、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思路与路径、新时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基本方略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他提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重点加强上游水源涵养能力、中游水土保持能力、下游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及全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新时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共同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李志忠以“地球健康体检计划——支持黄河上中游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题,从全球环境展望,认为地球健康状况已大不如前,传统监测手段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发展需求,谱遥感技术发展可为地球体检提供可能。开展谱遥感地球体检技术是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可有效支撑人类健康发展计划,遥感的最高境界就是为地球健康服务,实现宜居地球目标,创造人与地球和谐共处的环境。


  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教授雷涯邻以“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的黄河流域水资源流动特征”为题,提出黄河流域内水资源禀赋分布不均,产业结构与水资源禀赋不均衡;黄河流域在国际贸易中的虚拟水一直是净出口状态,水资源形势紧张等问题。她建议,根据黄河流域内各地区的水资源禀赋与各产业的耗水特征调节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黄河流域地区的生产贸易进出口结构,增加农业部门的进口,减少工业及服务业部门的出口。深化水价改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实行分类水价。推进水资源税改革,强化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倒逼工业企业以及高耗水、特种行业用水方式的转变。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教授洪增林以“黄河流域卫星遥感监测体系构建”为题,从研究背景、工作重点、前景展望三方面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方面的应用及前景。他表示,黄河流域卫星遥感监测体系建设对陕西省自然资源大数据体系建设、美丽陕西建设评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评价评估、国土空间规划等平台建设及重大战略布局产生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对贯彻中央、陕西省委关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提出,要建设“四个一”遥感监测体系,开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农业、水资源、智慧城市、黄土文化七大领域工作,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云平台+智能AI新基建技术,构建空天地网络体系等四项工作重点。他认为,下一步应加强卫星遥感支撑平台整合,创新理论、技术方法研究以及开展关键服务内容行业应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交叉、深入融合进行探索解决,几位院士和专家在研讨会上的报告从宏观到具体、从历史展望未来,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对其进一步规划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专家学者们汇聚科研力量,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地球科学系统研究贡献了地学智慧和地学方案!

     

·end·

(图片文字来源:三秦地质 公众号)